文化中国 >国学文化

汉字中的法治教育——寄语中小学生系列讲座之一

国学文化 | 2022-02-14 22:47:32文章来源:原创:李潮龙

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五千年文明史的传承载体——汉字同样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细品汉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感知中华民族祖先的睿智。汉字博大精深,不少汉字蕴藏着法制教育的哲理。不妨略举几例。

罪:除暴安良、惩治犯罪是警察的天职,故先说罪字。成语“痛改前非”,非表示过错。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是可以原谅的,但总不能老是犯错误而成为屡犯。古训:事不过三!三次错误或三个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四次(个)错误就不能原谅,“四非”即罪也。这就是罪字不妨一说的由来。

歹:汉字死(歹匕)表歹徒拿匕首干坏事找死。汉字残的繁体字殘(歹戈戈)表歹徒持双戈横行乡里落得身殘。汉字列(歹刀)表秋后问斩歹徒列队分批予以开刀杀头。

夕阳一下,夜幕降临,歹徒出笼,伺机作案。即:一夕→歹。这就是歹字不妨一说的由来。歹徒存侥幸心理,以为天黑,人不知鬼不觉。但如意算盘打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恨歹徒,十恶不赦,开刀问斩,罪有应得。桥归桥,路归路,杀人不过头点地。歹徒问斩后,总不能暴尸荒野,收尸入殓,入土为安。汉字殡(歹宾)告诉后人:歹徒问斩,命债偿还,宾客礼遇,出殡埋葬。

歹徒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国的法律是惩治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犯罪的歹徒给予弃恶从善,重新做人的机会。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汉字殊(歹朱)告诉后人:劳动改造好的歹徒是特殊的红(朱)色歹徒。

法:现在为防止各地私自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国土资源部用卫星定位监控各地国有土地的使用情况。汉字法初衷禁止私自占用国有土地和制定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则(法律)。如果国家没有法律,现代人就疯狂抢银行,古代人就疯狂抢土地。无土人无法生存,汉字生(人土)表人在土上才能生存,故法字必然与土有关。

人的本能(吃和性)和本性(贪和占)决定人有厶(古时厶通私)心,而厶心无非是想多占土地,因为土地是生存之本。汉字去(土厶)表土已被厶取,即是厶人得土,但国土已厶去。为防止国土丢失,厶去之土全部没收充公,象洪水过境,冲刷得一干二净。即:水厶土→水去→法,原来厶土遭遇了国法。法字本义:国土不可厶自侵犯,明令禁止厶占土地。法内涵是土地的使用规则,外延是一切规则,即法律。

则:法律乃规则,不妨看看“规则”二字。人的贪占本性决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易经》讼卦开示:国家要有法律法规。汉字规的繁体字槼(夫見木)告诉后人:法律法规刻写木板公布于众,让凡夫(民众)见法知法。规字意为普法教育, 则字意为守法。

太平盛世,衣食无愁,自由自在。自由惯了的人难知什么是自由,若问问从高墙中走出来的人,就知道什么是自由。法律法规、纪律条例、乡规民约、行业行规等是游戏规则。汉字则(贝刀)告诉后人:规则是护身符,是随身宝刀(宝贝之刀),庇护着人的自由。(光华路派出所关工站 李潮龙)

40人点赞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将本文章分享到发朋友圈。

百家争鸣换一批

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