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民俗文化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百集市井杂记《兰生讲苏州》(4)西园寺烧头香

民俗文化 | 2021-10-14 22:56:22文章来源:爱国网 韩 瑛

整理:孙颢铭
口述:沈兰生
苏州人有春节烧头香的习俗,传说谁先进庙烧香的叫烧头香。说烧到头香的人,可消灾得福,万事如意,所以不少市民争先恐后到阊门城外上塘河畔的西园寺烧头香。因金阊一带庙宇中数西园寺规模比较大,菩萨灵,名气响,尤其寺中的罗汉堂内有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缩影,是佛教圣地,烧香人只要到此朝拜一下,就等于四大名山都去过了,不用长途跋涉,数千里去朝山进香了。

西园全称西园戒幢律寺,原名归元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历经兴衰。律宗第二十一代祖师、明代大德茂林律师驻寺以来,广弘戒律,寺院由此成为律宗道场。寺院一直维护和营造道场清净庄严的修学生态环境,多年定期开展浴佛节、孟兰盆法会、观音圣诞等法会,是苏州人礼佛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静修之地,是享誉中外的江南名刹。

西园寺庄严寺庙门  沈兰生摄

烧头香的人心要诚,不怕冷,因为庙门要到新年钟声敲过才开。有的为了能早点进庙门,往往晚上九点多钟就在寒风中等开门,时值寒冬腊月,西园寺前人头济济,挤的水泄不通,届时摆香烛的摊位,南面要到桐泾路,门口香烛摊位有几十家,是一年中香烛生意最好的时候,而且烧香人有个习惯,买香烛不还价,以表示对供奉菩萨的诚心。香烛品种较多,称为把、支、束,主要指香的数量所少,蜡烛有长短粗细之分,颜色为大红色,表面还绘有金字或图案,名称有:观音乡、檀香、全家福、八卦香等,敬香烛人点燃后,有的双手将香烛举过头,朝菩萨三拜,口念祈祷之语,而后分插到烛扦和香炉中。

西园寺天王殿  沈兰生摄

烧头香的人群中有的大人小孩举家进庙祈求菩萨保佑全家平安、身体健康,有的是夫妻双方一起进香朝拜祈求婚姻美满、万事如意,有的是做生意人,年年都要到西园寺烧香,祈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生意人对烧头香很讲究,认为年年要烧,不能间断,否则会影响生意。年轻人烧头香是祈求月老牵红线,能遇如意伴侣,早结良缘,其中也有父母进香为子女婚事祈祷,还有一种烧香人是身患重病或事业不顺人处逆境,来祈求早日康复、走出逆境。因此,烧头香的人虽多,但每个进香人祈求的心愿是各不相同的。

寺内禅院小径   沈兰生摄

西园寺原名归元寺,庙堂庄严,殿宇宏伟,佛像完整,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五百罗汉堂为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五百罗汉塑像,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西园寺罗汉堂   沈兰生摄

西园寺内在中轴线上建有牌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金楼、东观音殿、西罗汉堂。人们在进香时首先要拜大肚子弥勒菩萨,因为香客一进天王殿就见他满脸笑容,在欢迎香客的到来。四大天王分两边就坐,传说他们是分管东、南、西、北四天的神,拜四天王可风调雨顺。大雄宝殿中有三尊巨大佛像,正中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又称如来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凡香客进西园寺,这尊佛一般都是要拜的。有的香客还主动向广种福田的箱中捐钱,多少随缘。                    

在烧头香的人中不但有本地市民,还有郊县四乡八邻的香客,坐船坐车的赶来。旧时有专门组织香客的人称香头,负责组织联系事宜。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文物和完善风景名胜西园古刹,近年来,寺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下,历经二十多年努力,对寺院周边环境进行不断整治,恢复和兴建工作不断进行,恢复了从正门进入寺院的传统,重新敲响了145年之久的西园钟楼的钟声,特别是,在西园寺内创办的戒幢佛学研究所,是经中国佛教协会与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的,集教育和研究为一体的高等佛学院校,欣逢盛世,经过二十余年砥砺奋进,为中国佛教事业发展培养出众多爱国爱教且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僧才。

西园寺内放生池   沈兰生摄

到西园寺烧头香的香客一年比一年多。几百年的习俗依旧沿袭至今,古老的西园寺从年三十晚到初一,人山人海,香火缭绕,法轮常转,佛日争辉。

162人点赞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将本文章分享到发朋友圈。

百家争鸣换一批

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