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民俗文化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百集市井杂记《兰生讲苏州》(11)百年烟水说炉灶

民俗文化 | 2021-11-23 09:13:54文章来源:爱国网 / 韩瑛

口述:沈兰生
整理:孙颢铭

十八世纪一位哲人曾讲过: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分水岭。人类从居洞穴、吃生食到烧烤吃熟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用火煮食,各类炉灶功不可没。吴地市民早就有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的习俗,认为炉灶有灶神,送灶那天市民用纸竹扎成神像与车马在门前焚烧,将未烧尽的送进灶膛称送灶。


保安古寺灶膛内用枇杷叶做柴火熬制枇杷膏  韩瑛摄

旧时姑苏区石路、乐荣坊、北浩弄、山塘街一带娼妓不少,她们送灶的时间要比市民晚一天,要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因她们的职业见不得人,须瞒过玉皇大帝。民间传说,灶神爷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将民间善恶汇报给天神,娼妓送完灶后,一般都要到庙里拜管仲菩萨大臣,他在位时为娼妓说了不少好话,是维护娼妓利益的总代表者。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尤其是食,民以食为天,人不能一日不食,要食就离不开炉灶。吴地城乡炉灶种类不少,现述如下:

行灶:行灶造型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移动,能在行进中烧饭烧菜,又称火仓、锅仓。解放前,金阊一带上津桥、山塘街、清洁路、茅山堂、菱塘浜,淮阳路、留园路一带,市民普遍使用。它用橘黄色陶土烧制而成,在南浩街陶万昌等处的缸坛店都能买到,直径有20-40公分不等,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上面铁锅朝上一放,用木锅盖。下面凿一个方形的口,就是灶膛。它的优点不少,价格便宜,不但室内外均可烧,而且在船上也能用。苏州为水乡,城乡水道纵横,尤其金阊吊桥一带为山塘河、古运河、上塘河、护城河等五龙聚首之地,各种来往船只很多,船民为运输业务不可能上岸烧饭,而行灶可放在船尾船头,在水上一边行船一边烧饭菜,很受船民欢迎。缺点是排烟没有烟道,在屋内烧时间一长,屋内熏得黑乎乎。

灶头:金阊一带,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南浩街、上塘街,渡僧桥下塘,市民枕河而居,往往前门是店,后门是厨房(吴地人称灶屋间),楼上住人。厨房内主要设施就是灶头,这种砖砌灶头,有单眼灶、双眼灶、三眼灶之分。在两灶之间还放汤罐、充分利用烟道余热。当饭菜烧好,汤罐内的水也热了,可供洗碗筷或洗脸洗脚,也是一种节能方法。这种灶头一般高一米,烟囱靠墙,穿出屋面,让烟尘排出室外。烟囱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风进氧,让灶膛内的柴草燃烧更加充分。灶台一般用石灰粉刷,并在灶壁上彩绘吉祥如意、灶王爷的神像。灶壁上砌有凹墙,可放油盐酱醋。双眼灶有两只铁锅,一只烧饭一只烧菜,相对固定,防止鱼腥会串味。灶台一般朝光亮处,新庄、虎丘、长青、白洋湾一带农家,厨房设在西屋多见,灶台向南,灶膛向北,后边堆放柴草。


东山镇古槎湾保安古寺柴房三眼灶在熬制枇杷膏中  韩瑛摄

城乡百姓一年烧草也是个大事。一般烧稻草、麦秸杆,还有的烧茅草、枯树枝。稻草在送进灶膛前要打好草把,形似如意。笔者儿时冬天最喜欢坐在灶膛前小凳子处打草把,母亲就要关照,注意将稻草上残留的稻谷拣出来放进旁边的积谷坛内,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将草把送进灶膛要用火夹,又称火钳,样子像剪刀。长约50公分,还有灰靶簸箕之类,灶头也备有水缸,一是饮用,二可防火,水中要放明矾洁净水质。 


深秋 保安古寺当柴火的枇杷枝叶  韩瑛摄

老虎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姑苏城乡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老虎灶。如万人码头通往南浩街转角处就有南北两个老虎灶。沿街房子不大,一开间多见,灶台安有四至五个汤罐,每罐能装4瓶水。汤罐中间是一个向上灶膛口。主要烧笼糠、木屑,向后安放一口大锅,灶上放木桶,增加大锅的存水量。燃烧时大锅充分利用灶膛余热,水温可达四十多度,将余热后的温水加入汤罐中,因此汤罐中的温水很快就烧开了。汤罐前面有一块两米见方的木板,把热水瓶放在上面,尔后将热水灌进瓶内。

那时一瓶水一分钱,如果买水筹,一角钱可买十二瓶。水瓶大部分是竹壳的,到了70年代也有铁皮和铝皮的,比较精致漂亮。那时这种老虎灶在广济路、上塘街、渡僧桥、北浩弄、山塘街、南浩街、南新路到处可见。市民泡水很方便,有的就在家门口,一般家中都有四五只热水瓶。


老虎灶旧照 老虎模样  沈兰生摄

有的老虎灶地方稍大些,还在里面放三四只方台,几条长凳就成了小茶馆,每天天未亮,老虎灶就生火了,一些老人,进城卖菜的农民就在老虎灶内吃早茶,成为街巷市民生活的一个场所。1966年文革开始,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过程中。老虎灶被国营、集体经济包下来,老虎灶逐渐减少。


弄堂里老虎灶门口旧照  沈兰生摄

煤炉,比灶小的称为炉,上个世纪60年代,市民百姓家中的灶头逐渐减少,煤炉增多,日常生活一日三餐离不开煤炉。那时是计划经济,煤球供应要凭票,每人每月供应60斤。一开始烧煤球,大小如鸡蛋,后来改为烧蜂球,形如蜂窝状,大小高10公分,中间有十几个洞,烧小煤球每天要生炉子,先用废纸点燃小木头,再燃烧煤球。    生炉子一般放在门口路上,放上煤球后会冒烟,就要用扇子使劲扇,有时可放在风口处,一会儿炉子就着了,生炉子不能心急,越急火越不发。后来笔者改烧蜂球,晚上不用可将炉子封好,第二天就不用再生炉子了。目前市民用煤炉的在半边街、潭子里、清洁路、木耳场、路西街、丹阳码头、星桥下塘、石子街、莲花斗、桃花坞、前管弄一带还能看到。


旧时煤炉和煤球旧照  沈兰生提供

炉子的种类很多,还有一种用紫铜皮做的火锅,是将炉子与锅组合在一起,炉在中间,四周为锅,炉中燃烧木炭,放在餐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边烧边吃,市民家中在冬天普遍使用,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火锅。

苏州市井历来繁华,苏州人有早餐吃大饼油条的习俗,大饼油条价格便宜味道香,还可边走边吃,街巷中大饼炉子随处可见,这种烘大饼炉用旧水缸、旧铁桶做成,烧无烟煤,高一米左右,炉膛内壁可一次烘贴十五、六块大饼。生饼贴上去只用5分钟,就又香又黄。这种烘炉,上口小、内壁大,大饼师傅将烧饼贴进炉膛内,动作极快,要求一次贴牢,贴不牢生饼坯就浪费了。


向姆桥 煤炭店旧照  沈兰生摄

街头还有一种烘山芋的炉,样子和大饼炉差不多,不同的是生山芋用铁丝绑牢挂在炉膛内烘,有的在炉膛内设有金属网夹层,山芋放在夹层上烘熟。烘山芋在冬天很受市民亲睐,一只烘山芋拿在手里热烘烘,吃一口又香又甜。有一种宜兴产的黄金山芋,剥开来黄灿灿非常好吃。在街巷行走叫卖小吃的骆驼担上还有一种炭基炉,大小和吊桶差不多,可边走边烧,将一碗碗糖粥、馄饨、血汤烧得热腾腾。骆驼担成了街头流动的饮食店。民间有农历八月初三灶君生日的习俗,届时家家灶上点香烛、供灶君、并吃灶王素一天。
 

36人点赞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将本文章分享到发朋友圈。

百家争鸣换一批

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