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 >民俗文化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百集市井杂记《兰生讲苏州》(15)菜市卖担头

民俗文化 | 2021-12-10 10:47:08文章来源:爱国网 / 韩瑛

口述:沈兰生
整理:孙颢铭

清晨天刚蒙蒙亮,姑苏城内外菜农、菜贩便肩挑、手提忙碌起来,一大早街巷碰到都是家庭主妇拎着竹篮去买小菜,遇到邻居或熟人,第一句便问:王师母今朝篮里买点啥格小菜,对方讲:买点小青菜、扁婆、还有苋菜、四喜豆。居家过日子,开出门来七件事,其实第一件就是拎篮买小菜,毕竟民以食为天,家里再穷,蔬菜总要买点,不能光吃白饭,灶屋间家家都挂着几个竹篾菜篮子。


竹篾菜篮子  韩瑛摄

有买菜的就有种菜和卖菜的,儿时笔者家住紧靠北园的普福寺,当时北园是娄葑公社的一个蔬菜大队,社员都是菜农。金阊区菜田也不少,如当时的山塘街会馆场北面、三元和虹桥大队、留园、新庄、白洋湾、虎丘等大队也有许多菜田。


鱼摊头  韩瑛摄

苏州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蔬菜不断,品种很多。冬天有萝卜、卷心菜、白菜、菠菜,春天有鸡毛菜、小青菜、韭菜、蚕豆等,夏天蔬菜最多,有茄子、四喜豆、长江豆、扁豆、丝瓜、番茄、茭白,秋天有塘藕、南瓜、毛豆、芹菜、空心菜、辣椒等。源源不断的蔬菜靠的是菜贩辛苦劳动,送到了千家万户的饭桌上。据今年84岁的夏金凤老太讲,她家世居北园,做了大半辈子的菜农和菜贩。她说光靠自家田里种的菜拿出去卖,一是不够卖,二是还不能维持生活,于是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来到娄门或南新路菜行里去贩菜,尔后挑到乐荣坊口和上塘街、渡僧桥卖,一担菜一根扁担两只大栅篮要有七八十斤重,有时毛豆上市要用专门的毛豆篮,因毛豆壳上有毛,不能弄到其它菜上,洗起来麻烦,于是大菜篮上再叠一只毛豆篮。有时蔬菜在太阳底下晒久了缺少水份,看上去不新鲜无人买。菜贩便手里拎一只小水桶,浇点水,蔬菜就绿油油、卖相好,浇菜的井水河水都很清洁。


彩香菜场一角  沈兰生摄 

那时买菜人都带菜篮,不用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菜贩自带一杆秤,为旧制一斤十六两。秤砣到顶梢为10斤,那时公平买菜,秤梢翘得蛮高,不会短斤缺两,否则失去信誉,也就失去顾客。卖菜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挑到固定菜市场去卖,如渡僧桥、上塘街一带,时间一长与摊头旁的邻居也熟了,秤和小凳子就放在他们家。另一种是沿街叫卖,居民听见,开门出来买菜,秤好后,往往还要送一把菜。买卖双方都很客气,时间一长就成了老顾客,买家有时还对菜贩讲,明天你来,再带点长江豆、马兰头。第三种是专门送菜到单位食堂,如解放前枫桥有家华盛纸厂,夏金凤就天天要批一担蔬菜送到厂里。菜价随行就市,四季不同,上下不大,也就在几分钱之间。菜贩子很辛苦,起早摸黑,脚穿草鞋,走街串巷叫卖。


阳澄湖蟹农进城沿街摆大闸蟹滩头  沈兰生摄

据夏老太回忆,上个世纪她买菜曾去过这些菜场,上塘街菜场、三乐湾菜场、皋桥菜场、庙桥菜场、渡僧桥、山塘街星桥菜场、胥门菜场、古市巷菜场、玄妙观菜场、马医科菜场、平一菜场、娄门菜场、黄丽坊桥菜场等,其中数阊门外的上塘街菜场最大。


今日彩香一村菜场  沈兰生摄

 

23人点赞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将本文章分享到发朋友圈。

百家争鸣换一批

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