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文化 >华人华侨

翁诗杰:回首来时路——父亲的遗愿       

华人华侨 | 2020-03-04 14:49:55文章来源:爱国网 作者:翁诗杰 编辑:张松

庚子年(2020年)伊始, 大年夜我如常到东禅寺烧头香, 心里没啥奢念,既不求加官进爵, 也不祈日进斗金, 当时只期湖北武汉的流疫(当时尚未正名)能够尽快春至疫除。

短短几天的春节休假, 尽管马来西亚仍然倖免于疫情,可病毒疫情席捲神州的来势之猛, 却攫住了当地每一位追踪大陆疫情者的心弦。

手机平日已是生活的贴身工具, 新春伊始, 信息量更是超乎寻常。不同的是,往常过年的各方贺语少了, 可今年却过得一点也不平静。从大陆各地友人的“回报平安”,到境内外疫情信息的分享;从国际媒体对疫情新闻的抢时报导,而至中外智库各路论述的博弈,已令我应接不暇;何况我还得四处打听医用物资的供应货源。

新春休业期间, 忘年之交的合作伙伴小班找人掏钱捐赠本已不易。而募集了款子,买不到物资支援中国的抗疫一线, 那考验才真令人焦虑。其间, 每一则发出的信息、每一通拨出的电话, 都注满了我们几许的期待与希望。

中、马两地的朋友知道我淡出政界后,近年来涉华的活动不少。从文化交流、商贸对接,而至智库合作, 大江南北都时有我的身影。乍看似是情义驱使,可我内心明白, 这不正是父亲在我儿时反覆的嘱咐吗?他那感慨的声音彷佛犹在耳边:“我老了,怕看不到你成人了。你长大后, 不要忘了照顾家乡!”

当时我似懂非懂, 朦朦间只知道他口中的家乡,说的是感觉中遥不可及, 似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多年的揣摩让我逐渐明白父亲的话意和用心。他的潜台词不外是要我日后力所能及时, 不要忘记为祖籍国尽点棉力!

这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的遗愿。如何尽力他当时没详述,我估计他生前也说不清楚。可我从来不敢忘记他的叮嘱,却始终苦无着力点, 因为今天中国的富强, 家乡已不再需要海外眷属的生活物资支援了。

回首那风雷激荡的年代,两地意识形态的隔阂, 让他回不了家, 也圆不了落叶归根的夙愿。当时的中国大陆,正值生活物资普遍匮乏的年代, 他唯一能慰籍乡愁,为祖国尽力的, 莫过于逢年过节给家里的儿孙汇钱寄物。即便是再折腾烦琐,他也毫无怨言。

记忆所及, 最令他折腾难安的一次, 是60年代初家乡爆发自然灾害时, 为了运寄猪油回乡接济家里老小,他确实煞费周章, 从备货、装罐、运载, 而至下船启航等, 不知折腾了多少天。过后又患得患失深怕猪油罐送不到儿孙的手中。于是, 汇兑钱庄[注]便成为了他希望的寄托。

这些尘封的记忆片断,让我蓦然感悟:父亲当时的思维, 或许只定格在我长大后能够秉承他给家乡汇钱寄物、添砖加瓦的传统。

毕竟他等不到我成才就已骤然而逝;他也看不到马、中两国的建交和自己祖国的崛起。这一切都不是他生前所敢想像的。

超过半世纪后的今天, 盯着眼前那一箱箱贴上“中国加油”标语, 准备运往疫区的医用手套, 一股蓦然而至的激动湧上心头,我似乎听到自己心灵深处对亡父的告白:“爸, 您交托的, 孩儿终于做到了 !”   

注:汇兑钱庄 ---- 当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民办的涉华邮政服务,以安排跨境汇款服务见称。

303人点赞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将本文章分享到发朋友圈。

激励永远换一批

如果战争再次爆发,这支驻守平型关的部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