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起源一
出自姬姓,伯州犁居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即其后。
起源二
源于嬴姓,为复姓钟离所改。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
起源三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
以官为氏,是周期乐宫官钟师的后裔。据《周礼·春官》记载,古代有官名“金童师”,掌击钟奏乐。因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中认为钟氏“当是以官为氏”。 《左传》载有: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郑人“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宋人邓名世在《古今氏书辨证》中说:“钟建乃仪之后,而子期又建之孙,皆非出自州犁”。 因此,湖南蓝山县钟氏第八届族谱称,该姓出自姬周之族,有钟师掌金奏。春秋时,子央失其世官,散逸列国,遂以钟为姓。
起源五
源于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有羌族人内附,北魏孝文帝特赐其姓钟氏,全名为钟岂。其后裔子孙世代为钟氏至今。 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
起源六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氏(盘庚)、蓝氏(蓝光辉)、雷氏,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后来,有一个叫钟志深的汉族青年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因而由汉族改为畲族,并将汉姓钟氏带入畲族,钟志深遂成为畲族钟氏的始祖。 隋朝岭南临贺的俚人有钟姓,临贺大概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畲族钟姓的先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汉化程度较高。
畲族钟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桂数省之地。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或音译作钟吉氏,满语拼音为Jong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钟氏、周氏等。
⑵.满族觉罗氏,满语为Gioro Hala,后有冠汉姓为钟氏者。
起源九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十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钟氏,源出贺郎格家部落钟鄂勒氏族,世居甘肃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汉姓为钟氏。
起源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白族、回 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不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是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先秦时期,钟姓主要活动在楚国境内的湖北、湖南以及山东一带。
汉晋南北朝时钟姓已经向东播迁到江浙皖赣、中原地区,其中颖川钟氏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
隋朝时由于岭南俚人的钟姓在广西和湖南交界地区的势力,随后两广地区的钟姓发展迅速,当地的土著均纷纷加入汉族。唐朝时两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宋元明时钟姓实际已经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氏。
宋元明600余年,钟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中国重新形成了以江西为重心的南部和东南部钟姓人口聚集区。
从清乾隆帝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入台湾,后又有人迁往海外。
爱国网江苏中心电:连日来,江苏镇江丹徒区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志愿者队伍,走进农村、走进农户家,为村民们义务拍摄全家福。 听说摄影家义务为大家拍摄全家福照片,村民们非常高兴、十分配合,喊来家人一起合影,还互相招呼着邻居不容错过良机。摄影志愿者们劲头十足,摆拍、抓拍,只要是精……
爱国网周雪成开封电:新春佳节牛年将临之际,千年古城开封,天蓝水碧,暖阳宜人。2月7日上午,开封市军粮供应中心(站)迎宾大厅内,嘉宾云集,笑声朗朗,水彩飞舞、书墨飘香。由开封市工商联书画院,王大昌书画院联办的“守初心担使命,开封书画名家迎春慰问笔会”,正在这里缤纷进行。 ……
2013年5月23日,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普洱市 第三纪渐新世3540万年前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之一 晚第三纪中新世2500万年前景谷中华木兰化石 云南省普洱市辖10县(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国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月22日,中国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在全国上映,与观众共同见证这份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记忆。与此同时,一曲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共产党人的音乐作品《大爱如山》再次受到关注,引燃了人们对“武汉日夜”的怀念与回想。在激越的音乐声中,一起回望……
为什么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茶经》?动力是什么? 我的好朋友汪命说,像读书一样喝茶,有必喝之茶也有必读之书,是为《茶经》。正因为有大量像汪命一样既好茶又喜读书之人,我才觉得有再释《茶经》的必要。诚恳地说,《茶之基本》是我写作历时最久、耗资最多,也最损精力的一本。 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
爱国网梁久红25日电:近日,由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历时7年系统访谈和编辑整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口述历史研究”阶段性标志成果——《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实录》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近日,2020第五届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榜单揭晓,普洱国家公园荣获“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生态旅游目的地”,普洱生态旅游再次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榜单评选以年度为单位,评选业内接触品牌的话具有卓越创新精神的旅业标杆,向社会进行公示。评选活动由《……
爱国网2日毛俐匀海南电:为发掘手绘艺术人才,推广手绘在设计中的运用,提升手绘表现的艺术性,提高设计师的手绘水平,促进室内设计健康发展。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于1月1日,正式启动海南省第七届手绘大赛,同时成立手绘大赛组委会。 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会长肖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委员林国龙、……
风云聚汇 作者:秦关汉雪 浦江之滨,晨光肃穆, 空穹威严,乍现神光, 华夏开篇,星辉斑斓, 祖先智慧,辛勤人间。 关山叠荡,横断南北, 党建百年,气贯西东, 长红会盟,励精图治。 风云聚汇,中华鹏程。 &nb……
摘要:目前所知,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于1592年显世,大多数人认定其作者是吴承恩。本文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西方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叙说《西游记》诞生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 文化 文学 经济 ……
【提要】今年適逢郭錫良先生九十華誕。本文簡要回顧上古音研究歷史,結合當代的時代背景和學術背景,從三個方面總結郭錫良先生上古音研究的主要成就:一,引領本世紀初國際範圍內的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大討論;二,郭先生上古音研究諸論文中取得的進展;三,《漢字古音手冊》的獨創性和重要價值。郭先生《漢字古音表稿》在學術……
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曾经师从梁启超、赵元任。1955年起,王力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著作丰硕,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
我爱你中国, 五千年华夏, 夏商周春秋, 齐楚秦战国, 大一统秦汉, 强大业隋唐, 乱缤纷五代, 丢天下两宋, 扫欧亚元霸, 驱鞑虏火明, 流闯祸满清, 再辉煌新华, 金木水火土, 唐宋元明清, 血脉流不息, 文明天地间, 天罡淳风推, 邵子伯温继, ……
雨淋在好长好长的路上,没带雨伞的脚步,只可挺身向前顶扛。 落汤鸡并无所惧,万千箭雨,只可打湿身体,无力穿透心房。 一身风尘,在盐汗晶晶中历满沧桑,佝偻得像要虚脱的身子,在牙关……
树大全凭根长壮 蔡炯 树大全凭根长壮, 花红要靠绿叶葱。 家风文化根基牢, 传统基因世代红。 社会风气连各户, 文明创建重家风。 家庭旺盛源魂魄, 万代传扬继世永。 传承好家风 蔡炯 家是温暖窝,挡雨遮阳伞, 抵御风雪寒,扬帆度平安, 鸟兽都有……
【提要】针对既往对杜甫《登岳阳楼》释读中存在的一些误读,论证杜甫写这首诗的立足点是岳阳楼,不是洞庭湖。进而根据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相对地理方位,结合诗歌内容和杜甫对典故的运用,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论证《登岳阳楼》写杜甫站在岳阳楼上,依次按东南西北顺序眺望周遭风景的所见、所思、所感,从而对《登岳阳楼》一……
“永老佤族寨传统文化保护区”地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岳宋村永老寨,与缅甸毗邻。岳宋为佤语,“岳”为寨,“宋”为大平,意为大平寨,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岩怀父子从西盟依体(永宋)迁居于此地。 (永老寨民……
1月26日,西盟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西盟工匠”认定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丽康,云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施榆兵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杨宇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江县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之地,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5项、传承人83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创建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项目传承基地1个、文化惠民示范村3家,时刻彰显着墨江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历史文……
12月23日,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副主任委员管国芳率省人大民族委立法一行深入墨江县就民族立法工作进行调研。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墨江双胞文化园、县运动场(民族文化展演平台)及哈尼文化传习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以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谈访传承人、观看宣传展板和展演展示等形式,对《云南省……
普洱市创作的脱贫攻坚纪实剧《扶贫路上一家亲——宾弄赛嗨》在云南大剧院赢得一片点赞好评后,即将于12月20日走进北京中央党校,为普洱市的精品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以来,普洱注重现实题材艺术作品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是“六个普……
“花开了,花开了......梭罗花开”。12月2日晚,由云南省花灯剧院创作的大型花灯剧《梭罗花开》在普洱大剧院精彩上演,为普洱市民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 《梭罗花开》作为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重点展演剧目,是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资助……
近日,脱贫攻坚纪实剧《扶贫路上一家亲——宾弄赛嗨》在云南大剧院亮相,剧中精湛的演出及精美的道具给现场观众及及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节目《宣誓》的党旗便是由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用佤族织锦技艺制作而成。 到西盟见过佤族传统手工织锦(以下简称&ldquo……
爱国网13日云南普洱电:近日,在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中,由墨江县选送的哈尼族声乐合唱作品《巴哈嘟啦》喜获音乐类“彩云奖”,为普洱市唯一上榜的音乐类作品。 《巴哈嘟啦》为哈尼语月亮出来,描述的是哈尼族青年男女伴着月光星……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被收录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级名录。 普洱市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保护和传承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1月26日,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落下帷幕,共评选出52个奖项。其中,普洱市代表队荣获2个“优秀汇演奖”和1个组织奖。 《韩信问卜》剧照 此次来自全省14个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和州(市)院团、剧团及民间剧社演职人员700余……
我一直记着那个万壑松风高唱的时节,你把一朵轻含桃花的娇羞丽容,开在我心头的竹轩窗口,说是要把青春辽望的相思,做个深情脉脉的永恒追逐。于是,在齐跃山巅的烟霞飘渺中,穿过镜头的曦光,从此就年轮不改,芳菲永驻。 多少个月夜,柳杨树下的轻波泛起浓如桂酒的涟漪,总能把我的目光深深……
两层小屋, 葡萄三分熟。 篱院荷田旧格局, 才添浅夏新绿。 岁月难裁短长, 流年自带芬芳。 阿嫂抽空陪我, 所言字字清凉。 作者:杨永国,重庆市巫溪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一夕清辉, 半河烟雾, 茵茵夏木家乡路。 卌年弹指鬓毛稀, 徘徊驻足频回顾。 岁月当期, 风光易渡, 红尘无计功名薄。 青山不老乃青山, 小桥没在小桥处。 作者:杨永国,重庆市巫溪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蔬果竹篱日影斜, 青山碧野护人家。 风情笑靥感年华。 卿煮秀芽斟渌水, 我寻新句问桑麻。 边听鸟语边看花。 作者:杨永国,重庆市巫溪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无处不风光, 花海香波彩蝶忙。 赊得白云能几朵, 包装。 先赠卿卿后令郎。 兴尽却彷徨, 才染蓝天又牧场。 慢嚼春光原上草, 牛羊。 也学游人度夏凉。 作者:杨永国,重庆市巫溪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9月11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定海园二里社区与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携手开展了“非遗进社区,文化永传承”活动,剪纸、毛猴、豆塑和面塑艺术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生根发芽传承。 ……